9月10日,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上海出口集装箱指数(SCFI)涨至4568.16点,再次创下历史新高,相比去年的最低点820点,涨幅高达457%。
跨太平洋东行航线运力相比旺季需求仍显紧张,托运人和进口商争相购买优先运输服务以便尽快发货。但劳动力短缺、极度拥堵和疫情相关干扰预计将在年前为运力带来更多压力。
亚洲至欧洲航线舱位和设备短缺问题仍在继续。市场需求超过供给,运价继续攀升。停航和设备供应不足让情况雪上加霜。各承运商出现超订,已开始限制受理订舱,或安排甩柜,船期表可靠性也较低。
缺箱少船的行情下,“炒箱倒舱”的“黄牛”也开始活跃在集装箱海运市场。“现在国际海运价格高得离谱,一方面确实是运力、舱位供需不平衡;还有一部分原因则是黄牛趁着市场混乱层层‘炒箱’,有时候一个箱子要经三手才能拿到。”一上海货代表示。
集装箱市场庞大且流程精细,船公司和船东除自有部分集装箱外,大大小小的租箱公司持有更大部分的集装箱。据一位货代介绍,这些一代黄牛拿到大量集装箱后,转卖给二代,同行之间又几经周转不断抬高价格,以至于到后来转卖箱子的生意都好过直接做货代。
业界乱象丛生:现在是跑一趟就能赚一条船的畸形海运市场,一舱难求,运费堪比货值,低价值产品的外贸生产企业已被逼到生存红线;最近义乌货代货主联手租船开辟“宁波-洛杉矶”直航航线,货主被逼成船东也就不足为奇了。而船公司也是赚的盆满钵满。
九大船公司今年上半年业绩汇总
马士基:营业收入为266亿美元,净利润为65亿美元。预计全年利润将超过去7年之和;
达飞:营业收入为224.8亿美元,净利润达55.5亿美元,同比增长29倍;
中远海控:营业收入为1393亿元(约合215.4亿美元),净利润约为370.98亿元(约合57.4亿美元),同比增长近32倍;
赫伯罗特:营业收入为106亿美元,净利润为33亿美元,同比增长9.5倍以上;
HMM:营业收入为45.6亿美元,净利润为3.1亿美元,去年同期亏损约3205万美元,实现扭亏为盈;
长荣海运:营业收入为68.3亿美元,净利润为28.1亿美元,同比增长超27倍;
万海航运:营业收入为新台币866.33亿元(约合美元31.1亿美元),税后净利润为新台币336.87亿元(约合美元12.1亿美元),同比增长18倍;
阳明海运:营业收入为1355.5亿元新台币,约合48.7亿美元,净利润为590.5亿元新台币,约合21.2亿美元,同比增长超32倍;
以星航运:营业收入为41.3亿美元,净利润为14.8亿美元,同比增长增长近113倍。
暴利之下,大家都想从中分一杯羹。集装箱船市场再现“天价”租约,希腊船东Euroseas一艘船龄11年运力4250TEU的巴拿马型集装箱船以20万美元一天的高价租出,再次刷新纪录。
造船厂的已被各大船司的订单排满,集装箱工厂更是日夜不停的生产。但是国际海运市场难道会一直这样红火下去吗...
文章来源: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7ovM2BWlU6yqe6p9mhpqqg